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博主:adminadmin 2023-11-06 78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4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高考对于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而言都是一件异常重要的事情,毕竟这也是人生的第一个关口,2020年爆发的这场疫情无异于成为了2020高考最新热点素材。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抗击疫情感人故事,供大家参考。

1、身处抗击疫情一线的国士:李兰娟

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阴影笼罩在2020年的开年之际,那些逆行的身影尤为引人瞩目,被称为“国士无双”的李兰娟院士就是其中之一。她率领团队援鄂,前往救助一线,在实验室中分离病毒毒株研制疫苗,还多次应邀媒体告知大众防范疫情的注意事项……满满的行动力让大众安心,也让人们忘了她已经是73岁的高龄。

这不是李兰娟第一次被大众熟知,2003年抗击非典也有她的力量,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她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尤其是对杭州1000多名密切接触者果断实行“就地隔离”,牢牢控制了初代传染源,才确保了浙江省没有发生二代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病例。

SARS过去十年后,当初在浙江接受治疗的病人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也得益于李兰娟的谨慎,“我们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对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都十分注意,只在关键时刻进行合理应用。”李兰娟说。

工作中的李兰娟医者仁心,率领团队创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让无数病人从此获益。工作外的她是长者慈心,因为从小家境贫困,她接受了社会的支持才走上行医之路,又深知医学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她和丈夫郑树森捐资设立了人才基金,以奖励、提携中国的杰出科技人才。

2、北大第一医院医师董锦沛:“用科研力量与病魔斗争”

董锦沛参与撰写的关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问题的论文最近在网上预发表了,即将落地业界权威杂志。

2月7日抵达武汉,2月9日进入病区,不到30岁的医学博士董锦沛一边与医院不同科室同事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一边参与临床资料收集及临床试验研究。这篇论文就是董锦沛与同事的科研成果之一。

“病区最多时有50名患者,除了做好救治诊断的主要工作,我还会抽时间观察和总结患者临床特点、检查结果、进展至危重型预警表现,以及开展早期积极救治的经验等。”董锦沛说,医疗队这项临床数据收集工作已经持续大半个月,他采用文字或电子方式做好记录,下班后再对数据进一步分析整理,随后传给北京后方团队进行数据库建设。

此外,董锦沛还参与了两项医疗队设计的临床试验。2月下旬,结合医疗救治经验与前期数据整理,医疗队确立了两种针对新冠病毒的试验药物,在征得患者同意情况下,将部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加入临床试验。此后,董锦沛和同事们持续观察其化验指标、肺部情况、胃肠道不良反应等。每遇到疑惑,他都会向前辈和同事请教,并及时查阅文献。“试验还在进行中,需要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用科研力量与病魔斗争,责任很重。”董锦沛说,研究项目会大幅度增加值班期间的工作量,但也促使他更专注更投入,哪怕在隔离病房多观察研究一会儿,晚上少睡一会儿。

3、武大联合科研团队成员辜家爽:“关键时刻应该冲上去”

最近,武汉大学宣布:该校组建的联合团队创新开发的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有助于临床疑似病例难以确诊的问题。武汉臻熙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检验实施部负责人、1994年出生的辜家爽便是这个团队的一员。

1月下旬开始,武汉大学药学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臻熙医学公司有关专家联手开展科研攻关,研发一项更加精准、灵敏的新冠病毒检测技术。春节期间,人手不足,公司号召员工返岗,已经回家的辜家爽立即报了名。2月初他便投身这项技术的科研攻关,“我们都是年轻人,关键时刻应该冲上去。”

“前期主要是利用模拟新冠病毒的核酸质粒,将我们合作研发的纳米孔靶向测序方法(NTS)和传统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比对。”辜家爽说,他和同事们穿着防护服,一头扎在公司的医学实验室里,连续几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当拿到第一批实验结果时,辜家爽和同事们都非常欣慰,相比传统的检测方法,新的检测方法不仅灵敏度更高,有效提升了核酸检测的阳性率,而且能同时检测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范围更广。此外,这项技术适合在医院和CDC等实验室开展。

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的病毒核酸检测中。作为技术支持人员,辜家爽他们每天和医院检验科的医生们同进同出,保障着检测项目的正常运行。

4、湖北疾控中心技术员何飞:“有任务就立即进状态”

何飞每天都会在早上8点半赶到湖北省疾控中心卫生检验检测研究所,记录实验室检测记录结果,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我每天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有任务就立即进状态。”何飞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样本到了,就得立马到实验室去。

何飞1990年出生,是湖北黄冈人,2016年从华中师范大学微生物专业毕业后,来到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检测研究所,一直从事呼吸道病原菌的监测和研究工作。

1月中旬,何飞便参与新冠病毒的检测,刚开始她也有些害怕。“由于我们经常跟传染病打交道,跟随前辈们进几次实验室之后,心态也会慢慢好起来。”何飞说,她的工作都有非常严格的生物安全要求,要根据病原体危害程度,穿戴不同等级的生物防护服,在不同的实验室完成实验。“那段时间上班连轴转,也没有周末,我也忘记了哪天是几号。”

2月20日,何飞加入新冠病毒与呼吸道细菌性病原体关联性的研究团队。“对新冠肺炎患者而言,呼吸系统会受到破坏,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正是病原菌容易入侵的时候。”何飞介绍,研究团队从大量的咽拭子核酸中,随机选取了新冠肺炎阳性和阴性患者的咽拭子核酸,检测了15种基因、14种呼吸道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体,探索新冠肺炎病毒与呼吸道细菌性病原体的关联性,这给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已经73岁却仍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李兰娟代表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担当?

抗击新冠肺炎,盘点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华大地,一个自古不乏英雄的存在的地方。

他们或是为了民族的危亡;或是为了气节的坚守;或是为了人生的理想,而义不容辞地奔赴命运的战场。他们不论是胜利,赢得了荣誉之光;亦是战死,也会被万世赞扬。

而今天,面对新冠肺炎,为人们安康的那些英雄更是挺身而出。

1“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钟南山院士

他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他敢于说真话,披露“非典”真情;他勇于上前线,面对未知主动接收患者。

17年前,他义无反顾前往前线;17年后,当国家再次面临威胁,当人们再次开始恐慌,他毫不犹豫收拾好了行囊,再一次奔赴前线。

??2“对传染病思想上永远不能松懈”——李兰娟院士

同样面对疫情,曾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的她,也来到了抵抗疫情的一线。她深入前线,不仅时刻提醒民众如何防控,更是研究病毒,争取尽早成功研发疫苗。

??

??3“我们将坚守岗位,克服一切困难直面疫情”——广大医务人员、警察、建筑工人

广大医务人员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务工作者们,坚守在岗位,无论是连续数十小时高压工作,还是面对感染、死亡;他们都勇敢逆行,冲锋在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千名医生请战书

全国警察们也是如此,公安民警、辅警全警在岗、全员上岗,全力投入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正是有了他们,社会治安、人员防控才能够得以保障。

在岗民警

疫情面前,床位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新建医院以提供更多的床位,来救治感染人员。中建三局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开展建设任务,而建设工人们纷纷表示将会尽快建成投入使用,这将是情意筑牢的抗击肺炎疫情的坚强防线!

建筑工人

???4“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国内外爱心人士

疫情突发,不仅国内有物资的企业大力支持,加班加点赶制口罩等防护用品,更有国外企业,在外华人,甚至普通人,通过在海外购买口罩邮寄回国的方式来共同抗击疫情。

中国防疫物资紧缺,世界各地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美国波音公司29日宣布,将向中国捐赠25万个医用口罩,以协助当地渡过难关;韩国企业HM国际亦向武汉捐赠10万个口罩。

以及充满温暖的不留名爱心捐助。

一男子放下500个口罩,向民警说了句“你们辛苦了”之后便转身离去。

当班民警追出去时,男子已跑远。望着这冬日里的温暖背影,民警用敬礼表达谢意!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疫情很快就会被战胜!让我们团结起来,共渡难关!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李兰娟:新冠是乙类传染病,变异新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篮球巨星科比离世,足球之王马拉多纳与世长辞,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有多少医疗工作者冲在第一线,钟南山院士以及李兰娟院士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顾一己之身毅然决然的冲在抗疫的第一线,这不仅需要有高超的医学涵养,也需要有强大的责任心,以及奉献自我的精神。钟南山、李兰娟等都完美的诠释了这种精神与担当。

一、疫情严重时站在抗疫的第一线

在2020年伊始,自武汉爆发的新冠疫情让人们心头为之一震。在疫情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很多人在思考怎么撤出武汉的时候,84岁的钟南山院士坐着硬座前往了武汉,随之还有73岁的李兰娟。他们为了抗击新冠疫情不断的奔波、努力,花费了不知多少个日夜才使新冠疫情有所好转。

二、将人民利益置于眼前,将自我安危抛之脑后

疫情严峻时,有多少人思考的都是如何撤离,而李兰娟、钟南山等医疗工作者不同。他们在病毒中不断穿梭,近距离的接触新冠病毒,想的都是如何去控制他们,能最小化的防止疫情的扩散。将自己的安慰置之度外,想的都是人民的利益,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是怎样的精神,又是怎样的担当,怎能不让人为之钦佩。

三、新冠疫情还在继续,还需共同努力

正因为有这些医疗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国目前新冠疫情情况的缓和。较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新冠疫情抗击情况明显,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毕竟目前有些省市还存在确诊病例。在医疗工作者们奋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与他们共同努力。

李兰娟:新冠是乙类传染病,变异新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两年时间以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频繁多点散发的新冠,导致多个城市实施管控政策,给餐饮业、旅游业等带来巨大冲击,甚至严重的时候多个行业的中小企业纷纷面临倒闭。在各个行业及实体大量裁员的情况下,人们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追求稳定的工作已经是大部分人群的热切期盼。

新冠病毒的变异出现新的特征,病毒的致病力大幅减弱。新冠肺炎开始时,第1代原始毒株的毒力较强,致病率明显,出现许多重症甚至死亡病例。

但随着病毒的逐渐变异,不断适应环境的需要,病毒的传播力加强,但毒力逐渐减弱,到现在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大多数都是无症状,少数为轻症患者,极少出现重症和死亡,并且都是合并基础性疾病的人。

针对新冠肺炎的超强传播,以及最初较强的致病力,我们国家把新冠肺炎列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定义成乙类传染病是因为它符合乙类传染病的定义标准,不代表用乙类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就是最好的,最好的办法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动态清零,对经济和居民健康均有利。

对于新冠变异病毒不恐慌。由于新冠变异病毒隐蔽性更强了,难免会这里来一下,那里来一下,让人觉得病毒四处开花,其实,这些病毒致死性不强,各地不要恐慌。

最后、有的封控区来的快去的也快。以厦门此次疫情防控为例,在分批次做核酸检测时,及时公布中风险地区,也及时撤销比如,有些区域上午宣布中风险,晚上就取消。这背后有强大的科学数据支撑,也让我们应对疫情更从容。

以上就是关于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全部的内容,包括: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抗击新冠肺炎,盘点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已经73岁却仍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李兰娟代表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担当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The End

发布于:2023-11-0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小何生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