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月球被人类登入并进行管理,以后月球会变成什么样?

博主:adminadmin 2023-11-07 69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4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一直都是人类探索的重点目标之一。

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居住并管理月球,也逐渐成为探索宇宙的可行方案,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中俄合作项目,都期待在月球建造人类长期居住的基地,让月球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中转站”。

如果人类开始居住并管理月球,月球很有可能成为人类的补给站以及火箭发射场地。

月球将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中转站?

月球和地球环境具有天壤之别,但是月球水资源的发现,让月球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点。

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通过水资源,人类可以获得氧气和氢气,氧气可以用于呼吸生存,而氢气可以作为探索太空的能源。

月球存在大量的水资源,这就意味着月球可以为人类生存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能源,如果液氢能源火箭逐渐普及,月球基地甚至可以为其他火箭提供能源。

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两者的距离比较近,从地球前往月球大约需要5天左右的时间。

如果人类成功在月球长期居住,并对月球进行系统的管理,那么宇航员所有的太空旅行,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地球到月球,月球到太空。

每一次太空旅行,宇航员都可以通过月球提前获得补给,月球也将成为太空旅行的重要中转站,人类的每次太空之旅,都可以通过月球,至少提前10天接触到地面,从而让宇航员的太空之旅更加轻松。

月球也将成为人类观测太空的另一个核心,地球天文观测会受到光污染、卫星的干扰,但是月球背面不会受到任何地球光污染,任何光线都来自太空。

随着地球卫星数量的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建议在月球背面建造地面天文观测站,在避开光污染的同时,获得无与伦比的天文观测条件。

月球将成为人类的火箭发射基地?

人类管理月球,建造月球基地时,前期的绝大多数物资都需要从地球运往月球。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随着科学家对小行星的探测,科学家发现小行星具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资源,矿石储备甚至大于人类当前的储备,因此未来的月球基地,需要利用太空资源实现自给自足,通过太空采矿、太空探索,找到需要的资源,形成和地球类似的建造能力。

而月球基地的建造物,就是航天飞行器以及运载火箭。

月球相比地球,更适合作为火箭的发射场地。

月球没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火箭发射不会受到巨大的摩擦力影响,火箭升空并不需要进行隔热处理,并且所需动力也会更少。月球的引力也远远小于地球,在月球发射火箭所需要的燃料也更少。

SpaceX的正在研发的超级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就是希望通过垂直升落,实现在其他星球的发射以及循环使用,而月球就是非常理想的发射场地。

人类如果在月球成功建造发射基地,每次火箭发射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火箭硬件的循环使用次数也将增加。

总结:

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人类可以实现月球的长期居住以及月球基地的建造,那么月球将不仅仅成为第一步,还会将所有太空探测的起跑线提前一步。

太空探测任务可以通过月球进行补给,宇航员返程时,可以提前进入到人类的活动范围;如果人类可以实现月球火箭发射基地的建造,将让所有太空探测任务的成本大大降低,太空旅行也会更加轻松。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活动有哪些?{表明时间、国家、乘坐工具和目的}

应该是核能

你可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正当人类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逐渐枯竭而担忧之时,月球岩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希望:科学家们研究美国阿波罗号飞船从月球上取回的岩土发现,岩土中含有大量的氦-3,这是核聚变发电的宝贵燃料。

近些年来新一轮探月活动之所以越来越热闹,除了科学研究方面的强烈追求外,经济利益方面的追求是个重要因素,而大力开发利用月球上的宝贵物质氦-3作为地球上替代能源,则是经济利益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地球上靠打能源牌实现强国梦的俄罗斯,也想把这张牌打到月球上去。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早就做出明确的计划,要在2015年派载人飞船到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并着手全力开发利用月球能源。

因快速发展带来能源紧缺的中国,在推动建立节约型社会、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开发利用月球上的能源也充满了期待,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就曾多次表明十分看好开发利用月球上的能源。

美国科学界和舆论界对中国和俄罗斯探月活动的意向也十分敏感,在今年2月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上刊载一篇题为《新的月球竞赛》的文章,文中明确指称:在探月方面“驱使中俄的动力就是能源”。

到月球上建立能源基地,为人类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

月球传来希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据专家们预测,传统化石燃料至多能维持到本世纪中期。

人类早就千方百计地从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这些能源都很重要,但专家们认为,它们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太阳能的能流密度太低,随昼夜、晴雨、季节的变化很大,难以成为大规模的工业能源,只能满足家庭以及一些特殊需要;水能增长的速度跟不上能耗增长速度,并对生态、生物链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的资源和利用也各有局限,在未来的能源开发中作用不大;生物能倒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再生能源,但再生速度也难以赶不能源消耗增长的需要。

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核能,首先寄希望于以原子弹所用的裂变物质铀-235或钚-239进行裂变发电。许多发达国家的核电发展十分迅速,法国的核电能源都占了全部能源的百分之七十多。我国核电发展时间不长,核电运行机组装机容量只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59%,累计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的23%,国家规划要加大发展力度,在今后15年间至少每年要批准建设一座大型核电站。但是,用作核裂变发电的燃料毕竟有限,核污染和核安全虽可以做到有效控制,但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就使不少发达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停滞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近几年才有所缓解。

目前,人们正在致力于研究开发可控核聚变发电,其中一个世界性的项目就是“国际热核反应堆”,欧盟和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先后陆续参与,已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正进入艰巨的攻坚阶段。人们对此寄于巨大希望,将它比作“人造太阳”,称之为“21世纪的人传给后代的纪念碑”,并力争在30年到50年之间投入商业化应用。

以这种方式发电目前主要考虑利用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氘和氚作燃料,这种燃料当然十分充足,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氚本身具有放射性,在氚核反应过程中,伴随核聚变能的产生而产生大量的高能中子,这对核反应装置产生严重的放射性损害,解决这一难题十分困难,因而影响了这一研究开发的进展速度,最好的燃料是氦-3,而地球上的氦-3极为稀缺,估算总量只有几吨到十几吨。

正当人们进行艰苦探索之际,从月球岩土样品的研究中传来喜讯:这些岩土中含有大量的氦-3。

氦-3成为至宝

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与氚相比,它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的燃料。它聚变反应的能量大;聚变反应时主要产生高能质子,不会形成强大的中子辐射,对环境保护更为有利;它本身不仅没有放射性,而且反应过程中无缓发中子,无裂变物质,衰变余热小,维修和部件更换更容易,更易于控制,因此受到国际核聚变界的广泛重视。

月球上的氦-3来自太阳风。太阳风由90%的质子(氢核)、7%的高能粒子(氦核)和少量其他元素的原子核组成,氦-3正是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月球上没有磁场的干扰和大气层的阻隔,太阳风粒子流能直达月球表面,被月球上的岩土所“吸附”。月球形成已经40多亿年,由于流星和微流星的频繁撞击,月球上的岩土不断翻腾、溅射,在纵向和横向上充分混合,“吸附”了氦-3的岩土也越来越厚。在月海地区至少有9到10米厚,在月陆地区也有4到5米厚。

月球的直径有3476公里,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公里,虽然只有地球表面积的十四分之一,大约相当于中国陆地的四倍,但月球被专家们称为“太阳风粒子收集器”。据测算,月球上的氦-3储量大约有100万吨到500万吨,甚至有人估算有5亿吨。在地球上的大气和天然气中也有少量的氦-3,在核反应中也会产生氦-3,但整个地球上的储量与月球上的储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它对地球人类充满了诱惑力。

据专家们测算,如果在10―15平方公里范围内挖掘并加工深度为3米的月球岩土,就可以提取约1吨的氦-3,足以保证一个功率10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工作1年。每燃烧1公斤氦-3就可产生19兆瓦的能量,足够供莫斯科市照明用6年多。用美国的航天飞机往返运输,一次可运回20吨液化氦-3,可供美国一年的电力。我国每年大约只需要10吨氦-3,就可以满足全年能源的需要。按照全球目前的能源需求水平,一年有100吨氦-3就能满足全世界的消耗,这些氦-3一年用航天飞机运输三五次就够了。按照这样的推算,月球上的氦-3可以供地球用上几千年甚至上万年。

专家们对在月球上采掘加工氦-3并运回地球发电进行了成本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经济上完全划算,因为在发电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月球上的氦-3,其花费只是目前核电站发电成本的10%。如果以目前的石油价格为标准,每吨氦-3价值高达40亿到100亿美元,这真是月球上的无价之宝。

利用氦-3设想

月球上的氦-3储量如此丰富,利用氦-3进行核聚变发电具有如此巨大的优势性,各国专家由此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设想。

第一类设想是在月球上建立氦-3采掘厂,将采掘加工出来的氦-3运往地球发电。

人们要从地球上运送若干套掘土机、传送带、运载车、分类筛选设备等开采设备到月球,在月球上选择含氦-3较丰富的区域建立采掘加工厂。先将月球岩土开掘出来,经过粉碎筛选,放入真空加热释气炉中,加热到600℃,90%以上的氦气就释放出来了。将这些含有氦-3和氦-4的氦气送入分离设备中进行分离处理,即可得到纯度为9999%氦-3。再将这些氦-3液化,就可以运回地球。在提取、分离和液化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利用月球上的太阳能和昼夜温差大等特殊的自然环境,合理降低成本。

在采掘加工好氦-3后,可以用与目前航天飞机大小相当的不载人运输飞船,往返地球和月球之间进行氦-3的运输,一次可运载20吨到30吨液态氦-3回地球。在地球上可建立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设计的托卡马克氦-3核聚变反应堆进行聚变发电。当然,这种反应堆的许多技术还正在研究开发。不过,法国科学家对此充满信心,他们最近宣布,2030年就可以利用氦-3进行核聚变发电,并可实现商业化。

第二类设想是在月球上建立氦-3核聚变发电厂就地发电,并设法传送回地球使用。

为了减少氦-3运输的麻烦,降低发能源供应的成本,不少国家设想将地球上实验使用成熟的核聚变发电设备送往月球,直接在月球上建造核电站,就地利用氦-3发电。这些巨大的电力除供给月球基地使用外,绝大部分通过激光或微波输送到位于近地轨道上的能量中继卫星,由中继卫星仍以激光或微波形式传送到地球电力接收站,再由地球电力接收站分送到全球各地用户。在月球上建造核电站还不必担心核泄漏带来的污染和安全问题。

第三类设想是直接用氦-3,或者是采掘加工氦-3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作火箭和飞船的燃料。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的影响,月球的引力也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被当作将来向火星等其他星球发射探测器和飞船的理想之地。在这里不必等待发射窗口,所需要的火箭推力也只相当于在地球上发射的六分之一。将来在月球上采掘加工的氦-3可以直接用作火箭或飞船的燃料,地球上的载人飞船也可以到月球上停留加注氦-3作燃料,然后再飞向火星或其他星球。同时,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吨氦-3,还可以得到6300吨的氢,氢也可以作火箭的燃料。

能源基地远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开发利用月球上的氦-3的种种设想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详尽具体,越来越接近最终的实践,绝对不会是纸上谈兵或空中楼阁。而且,在月球上建立能源基地不仅仅是开发利用氦-3,月球上的太阳能也有很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月球上的太阳能是极为丰富的,因为没有大气层的影响,太阳辐射可以长躯直入,每年到达月球范围的太阳光辐射能量高达12万亿千瓦,相当于目前地球上一年消耗的各种能源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5万倍。采用目前非常成熟的光电转换技术,在月球上进行太阳能发电是比较容易的,而且不必担心土地的占用,在月球上可以无限制地铺设太阳能电池板。

许多专家对在月球上利用太阳能发电都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专家们测算,如果用光电转化率为20%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每平方米太阳电池每小时可发电27千瓦时,若采用1000平方米的电池,则每小时可产生2700千瓦时的电能。这些电能同样可以通过激光或微波输送到中继卫星,再传送到地球电力接收站,直至送到全球各地用户。

考虑到月球上白天和黑夜都相当于14个地球日,太阳能发电厂可优先建造在太阳光照时间较长的两极地区。随着月球基地建设的发展,还可以通盘考太阳能发电厂的布局,有的建造在月球的正面,有的建造在月球的背面,形成全球性的并联式太阳能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与核电厂还可以实行联网。这样不仅可以平稳充足地供应月球基地用电,也可以平稳充足地向地球送电。

在可以想象的未来,由氦-3采掘加工厂、核发电厂和太阳能发电厂组成的月球能源基地,不仅可以为月球的长夜带来光明,为月球的开发利用带来强大的动力,也可以为地球的能源接替做出无可估量的贡献,为人类飞向火星等其他星球加油增力。

试看将来的月球,绝不仅仅是供人类欣赏的“冰轮”,而是一个可以推动整个宇宙开发利用的强有力的巨轮!

为什么现在不载人登月了呢?是因为月球上真的有秘密吗?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0年5月15日:苏联发射第一个宇宙飞船。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绕地球一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太空人。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布兹阿尔德林登月成功。

1975年7月17日:美国阿波罗号和苏联同盟号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对接。

1975年8月20日:美国发射“海盗1”号首次成功软着陆,对火星大气进行探测。

1975年9月9日:美国发射“海盗2”号第2次软着陆,对火星地形进行探测。

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由此开始了第一次航天飞机太空之旅。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约一分钟在空中爆炸,全部7名机组职员遇难。

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使用至今。

1995年6月29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轨道空间站进行首次航天飞机—空间站对接。

1996年12月4日:美国发射火星“探路者”与“旅居者”成功登陆火星,传送回很多火星环境、岩石和土壤的数据。

2003年6月10日:美国发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现已成功到达火星。

2003年7月7日:美国发射“机遇”号火星探测器,预计2004年1月24日到达。

2003年10月15日:神船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

2004年8月2日:美国宇航局向水星发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将环绕地球、金星、水星飞行7年,“信使号”要到2008年才会首次飞越水星,直到2011年,在飞行了79亿公里之后才开始其主要的探测使命。

2005年10月12日:神船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将两名中国宇航员送上太空,绕地球飞行119小时,成功返回。

未完成或将进行的:

中国:中国科学院在其最新研究完成并公布的中国二0五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中,初步设想并提出中国未来三十到四十年的太阳系探测发展路线图,明确中国二0三0年左右实施首次载人登月、二0五0年左右实施载人登陆火星等多个战略目标。

这份太阳系探测路线图具体内容包括:二00九年,实施中俄联合探测火星工程;二0一二年左右,实施第一次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二0一四年左右,实施第二次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二0一五年左右,实施环绕火星探测并中途探测小行星的多任务多目标探测工程;二0一七年左右,实现第一次月球采样返回;二0一八年左右,实现第二次月球采样返回。

二0二0年左右,发射行星科学实验室,开展行星就地探测;二0二五年左右,火星着陆探测和巡视探测;二0三0年左右,实施中国的首次载人登月;二0三三年左右,实施第一次火星采样返回;二0三五年左右,实现木星以远的行星、卫星及小天体探测;二0四0年左右,建立首个短期有人值守的月球基地;二0五0年左右,实施首次载人登陆火星。

中科院称,制定中国至二0五0年的太阳系探测发展路线图,旨在探索太阳系最初十亿年的历史记录,研究太阳系起源与演化历史,开展生命及相关物质的探测与研究,在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探索中取得突破,开展深空可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评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太阳、行星、太阳风及其与地球的相互作用,中国还将建立太阳系探测卫星系列。

美国:美国总统奥巴马15日公布美国新太空探索计划,表示美国将放弃旨在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而将火星作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的地。

奥巴马当天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表示,美国将投资30亿美元研发新型大运载火箭,以便美国宇航员能向近地轨道之外的空间进发。他期待,到2025年,美国能对太阳系进行深入探索;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具有运送宇航员平安往返火星轨道的能力。

“我们将在历史上首次向小行星运送宇航员。到本世纪30年代,我相信我们可以将人类运往火星轨道,并可以让他们安全返回地球。随后,我们将开始登陆火星,”奥巴马告诉在场的近200位议员、科学家及太空专家。

“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切,”奥巴马说。

为缓解外界批评,奥巴马当天还宣布保留压缩版“奥赖恩”载人航天器,将这种原本用于登月的运输工具改造为宇航员的紧急逃生设备,并在今后几年内将它送至国际空间站。此举可确保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发生意外时不必依赖俄罗斯飞船逃生。

今年2月初提交新预算报告时,奥巴马政府曾建议完全放弃“星座计划”及其三大支柱——“战神”系列火箭、“奥赖恩”载人航天器及“牵牛星”月球登陆器的研发工作。

在谈及为何放弃重返月球计划时,奥巴马说,“我们以前已经到过那里,眼下有更广阔的太空等待探索”。

自建议放弃“星座计划”以来,奥巴马政府受到外界广泛批评,太空专家担心,此举将使美国丧失太空探索领先地位并严重影响相关就业。对此,奥巴马表示,美国应“面向未来”,而不能“因循守旧”,新太空计划将创造约2500个就业岗位。

根据奥巴马的计划,美国航天局今后5年的预算将增加60亿美元,用于鼓励私营企业开发运送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和火箭。

奥巴马公布的计划还有待国会批准。当天的访问是奥巴马上任以来首次造访美国航天飞机的母港——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是12年来美国在任总统首次访问肯尼迪航天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是美国航天局进行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重要场所,也是美国唯一可以进行载人航天发射的航天中心。

欧洲:欧空局18个成员国与加拿大部长们将于11月25日~26日聚会荷兰海牙,推行欧洲太空政策,确定未来启动的计划,以及确定现行计划的下阶段任务。为了完成前述目标采取的各种项目活动包括:

1太空应用服务于欧洲的公共政策、企业及公民

“全球环境与安全监视”(GMES)项目中的太空段计划提供初始太空能力,提供有效的全球环境监视。GMES太空段计划的阶段2将跨时2009年~2018年,与正在进行的阶段1(2006年~2013年)交叉。阶段2将完成大部分首批专用卫星的建造(“哨兵(Sentinel)”系列,),持续提供可靠、有效地访问来自其它任务的地球观测数据,满足用户需求。(左图为“哨兵”-4概念图)

阶段1与阶段2都是由欧空局与欧盟共同投资,为运行提供服务,包括应急反应、陆地监视、海事及大气成分。阶段2包括“哨兵”-1A、“哨兵”-2A、“哨兵”-3A的在轨验证阶段,以及“哨兵”5的初始阶段。阶段2还包括“哨兵”-1B、“哨兵”-2B、“哨兵”-3B的研发,使元件达到飞行就绪,研发两套“哨兵”-4仪器元件(将应用到第三代气象卫星上),一颗“哨兵”-5先导卫星。

气象领域内的这些计划是要研发技术和系统(可使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继续并加强欧洲气象服务),尤其是增加下一代欧洲气象卫星系统。第三代气象卫星(MTG)将提供更多的测量能力、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提供更及时的数据,从而增强预测的准确性。这一计划将继承“第二代气象卫星”(MSG)的研发。例如,欧空局研发为EUMETSAT提供固定服务的两颗初始样星。欧空局还将采购四颗现有卫星,为EUMETSAT服务。研发计划时间为2009年~2020年。

为了维持并提高工业与欧空局在导航技术(用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础设施的发展)方面的竞争力,欧洲GNSS演进计划(EGFP)被提议扩展。议案涵盖的时间段为2009年~2011年,包括(1)系统定义、初步设计及支持研究;(2)研发GNSS相关技术;(3)附属活动。这些项目扩展的目的是准备“欧洲静地导航覆盖系统”(EGNOS)的第一次演进,借助于飞行系统验证新业务的潜能,并继续改进将来升级到“伽利略”系统的相关技术。

2满足欧洲安全需求

太空理事会强调,安全部门与防御部门开展更多合作、加强相关行政部门的对话、制定适当的规划性活动是至关重要性。行政部门包括欧委会、欧盟理事会秘书长、欧洲防务局、欧空局及成员国。(左图为太空态势感知活动示意图)

太空态势感知活动的目的是保护欧洲太空系统,尤其是那些与运行服务、对抗太空碎片与太阳风(太空天气)相关的系统。该计划将有助于保证这些服务的可用性——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太空环境、威胁、及外层空间探测的信息。

这项计划议案将包括一个核心内容,包括管理、数据政策、数据安全、体系结构及太空监视和三个附加备选内容:太空天气与近地物体侦察、与“总体支持技术计划”(GSTP)联系密切的雷达组件、飞行数据中心。

3具有竞争力与创造力的工业

欧空局电讯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支持欧洲工业的技术竞争力,与用户、运行商及服务商合作实施系统演示项目以达到运行。这是通过“电信系统预研”(ARTES)计划实现。

ARTES计划扩展通过研发创新性卫星通信技术、系统及应用满足客户需求,继续支持欧洲航天工业。ARTES1是研究这个项目的准备要素。ARTES3-4以及ARTES5则能实现对技术、设备及系统的通用开发,用于工业的目标市场;还能实现对现有产品的升级与改进。ARTES8扩展项目将扩大Alphabus大型平台的能力,开发用户段并升级服务段以支持对Alphasat卫星性能的利用。ARTES11扩展项目旨在建造小型静地轨道卫星平台,通过创新技术提高其竞争力,研发地面段与用户段,实现小静地轨道卫星上创新性有效载荷的全部商业利用。(左图为小型静地卫星示意图)

欧洲数据中继卫星(EDRS)计划(ARTES7)目的是与服务供应商/运营商一道,启动静地轨道运行能力,提供数据中继及相关服务,给予欧空局及第三方任务以有效支持。EDRS将取代欧空局的Artemis数据中继卫星。Artemis于2003年开始运行,将在2025年以前结束寿命。这项计划将以阶梯方式实施,第一步主要关注对GMES的服务,以及提供其它商业、行政及安全需求服务的可能性。

Iris阶段2(ARTES10)将研发一套现代化的通信系统,实现人命安全空中交通管理的卫星通信。该计划要实现低成本、低复杂度的用户终端与天线。Iris计划还将定义卫星基础,用于欧洲的宇航事务中。在阶段1(2007年~2008年)的基础上,该计划将研发新型卫星通信标准、客户段、地面段、太空段、端对端卫星系统集成、运行前的测试及系统验证。预运行能力计划在2015年获得。

提交11月部长级会议的计划议案包括实施工业阶段B必要条款及相关的安全、商务案例分析。在批准进入并投资研发阶段与验证阶段之前,还要在2011年进行一次审查。综合应用促进(IAP)计划(欧空局称之为ARTES阶段1中的要素20)将促进对综合性太空系统及技术(电信、地球观测、气象……)的单独使用,或与多种地面系统一起使用,在社会与公共政策领域提供广泛的运行服务。

因为我们已经成功登月了,就没有必要经常登月了。还有一种原因是载人登月多耗费的成本非常高。因此没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事项是不需要经常登上月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开始对月球充满了好奇,因为月亮我们每天都想看见,我们也很好奇月亮上边到底有什么。古时候关于月亮的传说也有很多,因此很多国家开展了对于月球的登月计划。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阿波罗号,也是唯一一个登录月球的国家,自从阿波罗号的成功登月之后,就没有国家再去登录月球了,因此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对于月球越来越好奇。有人表示是因为月球上边有什么东西,所以才导致其他国家不再登月。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只不过是因为有人成功登上月球,我们也都看见了月球真实的样貌,就没有必要再去耗费那么多的钱财去登月了。

但是月球上边到底有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宇宙中是没有空气的,所以也不可能有人只居住在月球上进行勘察。我看过美国的一部**,那部**的内容就是一个宇航员被遗忘在了月球上,然后他根据自己船中有限的资源生活了很久的故事,其实这部**拍的非常不错,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实现在月球上种植粮食。

我们人类对于太空的了解还很小,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都知道宇宙中有很多星球,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星星就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一个星球,我们不知道太空深处到底存在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地球可以存活多久。但是,只要我们还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就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以上是我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以上就是关于如果月球被人类登入并进行管理,以后月球会变成什么样全部的内容,包括:如果月球被人类登入并进行管理,以后月球会变成什么样、人类已知月球上的能源有什么、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活动有哪些{表明时间、国家、乘坐工具和目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The End

发布于:2023-11-07,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小何生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